请勿进入图片地址,以免中毒

两个月前,某电影论坛,看见一个主题帖,张译的哪个作品获得影帝?引来热烈讨论。

张译从电影《亲爱的》获金鹰最佳男配,电视剧《鸡毛飞上天》获白玉兰奖最佳男主,《追凶者也》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年度男演员奖。还有更多电影电视奖提名。

有人说,最佳男配角奖不是影帝,导演协会奖不够重磅。

还有人说,没有正经影帝,提名多。白玉兰奖也只是小荧幕奖项。

两个月后,这个讨论尘埃落定,因为张译拿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电影大奖。

2021年12月30日,第三十四届金鸡奖名单公布,张译凭借《悬崖之上》,获得最佳男主角奖,成为实至名归的金鸡奖影帝。

中国电影金鸡奖,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。与中国电影华表奖、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。

这些年,张译在大银幕出现频率越来越高,虽然这次遭遇强大竞争对手,他依然成为人们口中实至名归的影帝。

从多年龙套到常常配角,又从配角获奖到主角影帝,44岁张译的获奖之路,走得并不容易。而会写剧本的张译,每次获奖的感言就像精彩小作文,常常被传播,时而幽默,时而感人,时而让人回味。

怡儿就从金鹰奖、白玉兰奖,和金鸡奖的三段获奖感言,为大家解读这位实力派演员,如何从不像演员的演员,到今天货真价实的影帝?在人生需要能量的阶段,他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力量和面对逆境的方法。

1 他的金鹰奖感言满满感恩

打击中重生的40岁演员,心存对亲友师长的感谢


“万万没想到我的授业恩师,一身戎装在第三排就坐,没有他,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,谢谢彭老师!”

“我来自部队,我好想念自己年轻的时候,穿军装的样子。祝福所有的转业军人一切顺利。我好爱你们,加油战友!

在2018年的金鹰奖颁奖礼上,张译动情提到自己来自部队,是的,从他笔直的站姿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军人。

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他最初的演员梦想从战友文工团起航。

在那里他度过自己的10年青春和军旅生涯。

如今张译提起来满是感激,有授业恩师的教诲,也有忘不了的青春,这些都是他的底气和精神故乡。

然而,曾经的部队时光,他也曾对演员事业有自我怀疑。

他曾跑组五年,很难有表演机会,导演说他们要拍偶像剧。

为了得到演出机会,他写剧本,做场记,跑龙套。为了出演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,他向导演递交了请战书,像上战场一样,汇报自己的部队经历和军旅情结。

再看这一段,

“’我今年四十岁了,我终于拿到了金鹰奖,完全是好的作品在滋养演员,优秀前辈鞭策我成长”

出演士兵突击之前,他的博客名是“不像演员的演员”,那里有专业上没有获得肯定的不自信。

有人言辞恳切劝他不要再做演员了,他可以做编剧,可以为纪录片配音,播讲广播剧,他也确实都做过。可他还是很轴沉浸在演员事业中。

彭老师说,张译“当场记的时候,他把整个台词都背下来,全部念一遍走一遍。”

后来的他,是殷桃口中的“戏疯子”,是彭老师口中的拼命三郎,

“从一个兵到一个演员,他一直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,勇敢顽强,他演戏简直是在拼命”。

后来,他在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班长史今的军中之母形象,获得大量观众的喜爱。他凭借电影《亲爱的》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,电视剧《鸡毛飞上天》赢得白玉兰奖和金鹰奖。

如今更是因为《悬崖之上》获得电影人颇为看重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。

战友肖剑说张译是“能从打击中重生的人”。也许正是早年的这些经历,让他更加珍惜当下的演出机会,更懂得感恩。

他和很多人一样,有严父和慈母。小时候顽皮的他不太接受父亲的严厉管教。如今却像感激部队给他人生之初立下规矩一样,他感谢今天越来越柔软的父亲,当初的严厉。

一个会在逆境中重生,又懂感恩他人的人,值得拥有更多人生的肯定。

2 他的白玉兰奖感言,满满社会责任感

他感谢坚守价值观的剧组,为希望小学加油

“首先真的是申捷老师和吴家平先生在这个题材上的坚持,我们的很多故事来自于真实”

“刚出来的服刑人员,每天都要看鸡毛飞上天,他真的觉得重新建立起一个相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“

“我想说中国电视剧,如果是这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,能够经常在电视台播放,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儿。”

张译曾有一个绰号叫小太爷,他曾是士兵突击贴吧的吧主。

在他成为影帝后,有粉丝失落地说,想念他在贴吧轻松欢脱的样子。虽然现在很少能看到他在论坛发声,也难见博客上感人的怀乡文字和剧组记录。

今天的他,更多出现在电影里和颁奖台上,用作品传递艺术和思考。

张译说,他从来不做真人秀,不参加综艺节目,这是他的底线。因为他并不擅长娱乐大家。

他知道,随着自己越来越有名,需要爱惜羽毛,谨言慎行,重视公众人物的形象。

这种重视并非人设,是除了扮演好角色,在必要的场合他需要表现出公众人物的素养,用话语权去表现正能量和职业素养。其他的还是留给时间去沉淀。

所以才会有,他在白玉兰的颁奖礼上,说希望更多的中国电视剧传递正确价值观。这里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,和对公众人物身份的尊重。

人们说有正念的人路走得更远,有正念的企业,才可能基业长青。

这份责任感背后,或许还有一份军人情结对奉献社会的情结。

“十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士兵突击,他的观众群到今天为止,已经建立了十二所希望小学,这是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的观众带出来的东西,这些观众也在教育我们”

张译还用自己的公众人物身份,号召观众们更多关注希望小学。

当很多人想要通过演员身份获得更多名利和奖项,张译似乎对获得的殊荣,有种担心自己配不上的敬畏感。

他想做更多的事去配上自己的名声和奖项。

一个懂得敬畏,关心社会,直面现实生活的人,他必然脚踏实地,路也会

越走越稳,越走越宽广。

3 拿到金鸡奖影帝,不忘电影初心梦想

从配角获奖的迷茫感激,到主角影帝的追问初心


2015年,张译第一次接近金鸡奖,那次他凭借《亲爱的》拿了金鸡奖男配角奖,那次他泰然自若。

2021年,张译再度进入金鸡奖评委视线,他凭借《悬崖之上》拿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。这一次,他显得惶恐不安,更加谦卑。

为什么?

2015年的张译,如他演出的角色内心在失望和希望中徘徊,怀着信念继续前行。

也像他自己说的,这是他从艺19年最迷茫的阶段,年龄有些尴尬时,终于迎来专业的鼓励。他感谢剧组,感谢同样喝松花江水的人们。

那次的金鸡奖对张译,他坚定走下去,表达更多还是感激。

而这一次金鸡影帝,张译拿到如他自己所说的,“我从来没有拿过这么有分量的奖杯”。这对他的人生更像是惊喜。

就好像他饰演的《悬崖之上》的角色,他有复杂的内心起伏和情感变化,让我们动容。

感谢导演和所有人之前,他勇敢回望自己的电影初心,感谢那个心怀梦想的小男孩。

“我是1988年十岁,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附近的电影院。看了一部电影叫红高粱。导演的监视器就在我小时候住的那条街,我每天在拍电影的时候,就像是回家一样。

我一定不是最好的,但是我真的好爱这部电影。好爱我的职业。”

多么有画面感的描述,这是一个孩子对电影的初心和梦想终于实现。

想起曾经的一部意大利电影《天堂电影院》,电影中讲述一个小男孩,从小就喜欢电影,和放映员学习放电影。最后经历生活磨难后,他去远方追寻电影梦想,成为一个知名的电影导演。

至今记得电影里,小男孩痴迷看着电影胶片,眼睛发光的样子。

张译是另一个实现了电影梦想的小男孩。他走到了过去不曾想过的高远之地。

他依然会感谢导演和很多人的帮助,只是这一次他勇敢回望了那个爱电影的小男孩。

这个手拿奖杯的中年男人,在台上局促的好像接受家长审阅一样紧张。

如果说过去站在领奖台上的张译,这份谦卑是面对前辈师长和亲人,那么这次如此惶恐,更多是出于对电影本身的敬畏心。

从哈尔滨大街上出发的张译,没有想到有一天,他真的可以站在电影大奖的领奖台上。

决定退伍的那一刻,张译没想过没有退路之后,他到底能走多远。

其实,在观众看来,张译能有今天,并不像他自己在领奖台上表现的那样意外。

网友剪辑了一个张译饰演过角色的集锦,屏幕上满屏的弹幕在表示对他饰演角色的喜欢和感动。

从士兵突击的史今,到我和我的团里的孟烦了,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,到亲爱的寻找儿子的韩老板,我和我的祖国的高远,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都栩栩如生在我们眼前。

他是靠一部部戏一个个角色不论主角配角,扎扎实实,从几乎演不上戏的龙套演成了一个实力派,成就了自己儿时的电影梦想。

一个尊重自己的初心,守护电影梦想的人,终会为这个世界留下更深刻积极的正面影响。

写在后面

今天的张译,博客上早已没有当年“不像演员的演员”这个标签,在博客在微博,上面清清楚楚写着“演员”两个字。

在别人看来完全没有包装的两个字,张译走了20多年。从“不像演员的演员”标签的不够自信,到演员标签的坚定坦然。

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《自卑与超越》一书告诉我们,自卑感是人类感到自己无知,可以促进人类改进自己。

也就是说自卑感并非没有价值,也有积极一面。

对生命意义的审视,和全体人类产生更多连接,可以帮我们实现对自卑的超越。

我们看到,张译这样懂得谦卑的人,在和社会连接充满敬畏和感恩中,找到了生命的深层意义。

当我们在迷茫时审视生命,不妨也看看,自己如何可以和更多人的生命连接,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,从而找到生命的更深层意义,从而超越自我。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
图片小说月排行榜
图片小说推荐排行榜
  • 星辰影院